翻译推理
# 一、翻译推理
# 1、解释
题型特征:
1.题干和选项中出现比较明显的逻辑关联词
2.提问方式是“可以推出”“不能推出”等
例:
如果一个人在 A 城市乱扔垃圾就会被认为没有道德;
一个人如果没有 道德,A 城市里就没有人和他做朋友;
一个人如果在A城市没有朋友就寸步难 行,无法继续留在这里。
从上述叙述中,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:
解题思维:
1.先翻译(将题干中逻辑关联词所在句子翻译成用箭头推出的关系)
2.再推理
【注意】解题思维:
1.先翻译:将题干中逻辑关联词所在句子翻译成用箭头表示的形式。即挑出 逻辑关联词所在的句子,将句子翻译成用箭头表示的形式,例如“如果天下雨, 那么地会湿”,“如果……那么……”是逻辑关联词,需要知道遇到这个关联词怎 么翻译。
2.再推理:翻译完后用推理的方式,找出可以推出的选项。
3.做题时,一般是先翻译,再推理。
# 2、翻译规则之“前推后”
# 2.1、解释
如果……那么…… 例句:如果你能考上公务员,那么我给你买雪糕。
你考上公务员→给你买雪糕 你考上→我买
# 2.2、常见关联词
等价关联词:(前→后)
若……,则……;
只要……,就……;
为了……,一定(必须)……;
所有……,都……;
……是……的充分条件
# 2.3、例子
如果超哥不拖堂,那么我就放心了 -拖堂→放心
为了成功,一定要奋斗啊
上岸→听课
凡是党中央的正确决定,我们都坚决拥护
党中央→拥护
# 2.4、逆否等价
推理规则之“逆否等价”A→B等价于-B→-A
如果某人是北京人,那么一定是中国人 北京人→中国人
1.如果张三是北京人,那么张三是不是中国人?
2.如果李四不是北京人,那么李四是不是中国人?
3.如果王五是中国人,那么王五是不是北京人?
4.如果赵六不是中国人,那么赵六是不是北京人? 符号表示:A→B=-B→-A
口诀:肯定箭头前必肯定箭头后
否定箭头后必否定箭头前
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/不确定(可能、可能不)
如果你报了班,就免费送你书。那不报班的同学有免费书吗?
# 2.5、例子
# 3、翻译规则之“后推前”
# 3.1、解释
只有……才……
例句:只有通过笔试,才能考上公务员。
# 3.2、常见关联词
只有……才……
不……不……
除非……否则不……
……是……的基础/假设/前提/关键
……是……的必要/必不可少的条件
# 3.3、注意
1.除非A否则不B:B→A 除非A否则B:-B→A
2.……是……的基础/假设/前提/关键
……是……的必要/必不可少的条件
谁必不可少谁放在箭头后面。
# 3.4、例题
# 3、且和或
# 3.1、解释
A且B:二者同时成立
A或B:二者至少一个成立
要么A,要么B:二者只有一个成立
例句:
我长得帅并且有才华
我参加国考或者参加省考
要么张三是我老婆,要么李四是我老婆
# 3.2、常见关联词:
且 |
---|
和 |
既……又…… |
不仅……而且…… |
……但是…… |
或 |
---|
或者……或者…… |
……和……至少一个 |
要么……要么…… |
……和……只有一个 |
# 3.3、或关系的解释
“或”的翻译:否1→1
“或”关系为真时,否定一项可以得到另一项为真
甲:今年我参加了国考或省考(国/省/都参加) 事实:国考没有甲能报的岗位,参加不了 请问甲会参加什么考试?
# 3.4、例题
# 3.5、摩尔根定律
# 3.5.1、解释
(1)-(A且B)=-A或-B
(2)-(A或B)=-A且-B 非号放进去,“且”变“或”,“或”变“且”